2021年7月1日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六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為教育新基建指明了方向?!靶禄ā钡暮诵氖恰斑B接、計算、交互、安全”,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重大工程,是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
2021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當前,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正在積極抓住國家加快數字化發展的窗口期,以“互聯網+教育”推動教育教學變革,以“數聚賦能”提升學校治理能力。
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專家普遍認為需要堅持數據驅動、堅持業數融合、堅持平臺聚力。如何上好云、用好數據、為應用賦予智能,幫助教育行業用戶進行數字化轉型。近日,在紫光云與智能事業群年終媒體與分析師溝通會上,紫光云與智能事業群執行總裁、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子云先生表示:“紫光云將堅持‘1+2+3’戰略不動搖,做百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優秀合伙人’?!?/p>
紫光云與智能事業群執行總裁、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子云
據陳子云介紹, 2020年,紫光集團整合旗下新華三集團、紫光云技術有限公司(紫光云公司)等在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軟件服務等方面的能力,成立紫光云與智能事業群,以全新的“紫光云”品牌面向市場。事業群成立之后,首先做了資源的整合,并在2020年實現了“技術、品牌、市場、服務”四個方面的統一。
截至11月份,事業群的業績收入增長了99%。云服務增長達到136%,智慧城市增長190%,遠超市場平均增速。
優異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紫光云對“1+2+3”戰略的清晰規劃以及內部資源的協調整合。
“1+2+3”戰略中:
1 是紫光云的核心業務:云服務。
在云服務方面,紫光云聚焦政務云和產業互聯網。交付的模式有三種,公有云、合營云、專享云。目前,紫光云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合作,在全國各地已經建立25個區域節點,并劃分為四個大區,形成了很多邊緣和合營的節點,這些節點能夠快速滿足客戶的要求,同時避免大規模的硬件投入。
2 是聚焦兩個領域:智慧城市和行業云。
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紫光云做到了口碑領先。例如,由紫光云承建的成都高新區的智慧城市項目,在巴塞羅那“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上,在“宜居和包容大獎”競賽單元中摘得桂冠。另外,濱江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項目還榮獲了“IDC數字化轉型大獎”。紫光云提出了“智慧城市不是建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口號,核心訴求就是希望各種各樣的應用能夠長在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上。
在行業云方面,紫光云幫助山東大學、山東農業工程大學、內蒙師范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學校建設了智慧校園,極大的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水平,通過線上、線下上課、作業批改、師生互動等方面的便捷上云,讓師生的教與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當前,國家對教育、醫療高度重視,紫光云正抓住這個關鍵窗口期,全面加深對行業的理解,積極拓展教育云和醫療云。
3 是提供三類跟云計算相關的產品:超融合UIS、云桌面Workspace、虛擬化CAS。
超融合UIS聚焦醫院、教育和中小企業場景。通過一臺服務器加兩臺存儲再加上一個超融合平臺的超融合產品,開箱即用,滿足眾多中小用戶的信息化上云需求。
云桌面Workspace聚焦學校、企業、醫院場景。云桌面為注重信息安全、方便IT管理的用戶提供了輕量化的信息化接入方案。
虛擬化進行了10年,最終成就了云計算。紫光云虛擬化CAS產品的嶄新變化是實現了云原生。云原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CAS管理平臺進行了云原生改造,采用微服務架構,通過輕量化、簡潔化進行管理優化,實現了大規模部署。另一方面,新的CAS平臺同時支持虛擬化技術的虛機、容器、裸服務器三種技術形態,并通過管理平臺統一管理、統一調配、統一運算。
“我們希望在2022年繼續按照'1+2+3'的戰略,往前推動公司高速發展。所謂戰略就不應該是每年一變,或者幾個月變一次,一個好的公司實際上就要靠一個清晰的戰略,以及優秀的產品來發展。如果一個優秀的戰略在2021年這么激烈競爭的市場上實現了高速增長,肯定有其內在的道理。它不是什么魔術、也不是什么魔法,更不是某一個人的先見之明,實際上是因為我們更多的傾聽市場聲音,傾聽客戶聲音,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讓自己的產品、服務滿足了大部分客戶的需求,甚至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能夠超出客戶對我們產品、服務的期望值,這是商家打勝仗的法寶。所以,紫光云將堅持'1+2+3'戰略不動搖,做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聚力合作共贏伙伴,在2022年繼續把紫光云做好、做大、做強?!标愖釉茍远ǖ谋磉_了紫光云的發展戰略。
而談到紫光云公司的歷史,紫光云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王燕平先生認為:“紫光云公司并不是一個成立僅僅3年的初創公司,我們是有10年歷史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二次創業公司?!?/p>
從2009年首次提出的802.1Qbg納入國際標準,2011年CAS服務器虛擬化產品正式商用,2013年發布UIS超融合產品,2015年成立云計算產品線,發布Cloud OS云操作系統,到2017年開始面向政企市場,構建混合云19個省級政務云,服務于80%的央企……從新華三到紫光云公司,步步為營,一步步從網絡側擴展到云計算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靶兄辆W深處,笑看云起時”,水到渠成。10年來,紫光云服務了超過上萬個客戶,在百行百業做了深入的探索和技術積累,為技術演變和發展做了巨大的實踐。從私有云到公有云,到同構混合云以及下一步的邊緣云、分布式云,紫光云一直在進步。
教育行業方面, 985、211高校都用到了新華三集團的ICT產品,其中使用紫光云平臺的有16所,普通高校50多所,還有30多個地市區縣教育云。
當前,全社會百行百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紫光云與智能事業群研發總裁、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柳義利先生認為所謂數字化轉型主要是圍繞著“云、數、智”的轉型。云就是云計算;數就是數據平臺、數據庫,智就是智慧應用、智慧平臺;智就是圍繞著數據的智慧應用挖掘。未來所有的創新都是基于“云、數、智”的創新,甚至改變我們以前基于硬件的創新、產品的創新、制造工藝流程的創新。
在上云方面,紫光云把公有云豐富的云服務能力和新華三多年的私有云深厚積累有機融合,打造出全新同構混合云平臺-紫鸞3.0。
在用數方面,紫光云通過綠洲平臺,發布針對13大場景的10個行業套件。為智慧城市、智慧校園、智慧園區、智慧城軌等行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方案。
在賦智方面,紫光云提供一個支撐智慧應用創新的良好智慧平臺,通過智能平臺、分析處理能力,算力平臺、智能算法賦能千行百業的智慧應用。
行而不輟聚力前行,通過“上云、用數、賦智”紫光云正為百行百業的用戶帶來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創新機會、新的亮點、新的競爭優勢。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